凤台小鱼网 凤台论坛

  • 0554-8989788
  • 知城事,懂生活,无小鱼,不凤城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595|回复: 5

[谈天说地]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13问答,你关心的都在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池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2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考生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如何使用填报志愿的参考材料?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阳光高考平台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策略热门问答,跟教育小微一起看——
Q1志愿填报,考生要做哪些准备?
答: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 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拟填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Q2如何使用填报志愿的参考材料?
答:首先仔细查阅省招办下发的高校招生计划。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别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然后参考省招办发布的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资料,结合考生成绩位次和各类别总分(或综合分)一分一段表,认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了解你所报考批次的招生录取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做好填报志愿前的功课。
Q3考生填报志愿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是考虑兴趣爱好、专业就业等因素。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是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要求。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五是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问题,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避免退档风险。
Q4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
答:填报高考志愿方法很多,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里简单谈一谈志愿填报策略:
第一步,准确定位,注意梯度。志愿填报的是否合理,把握好定位和志愿梯度非常重要。考生应根据自己所在本省的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专业+院校),坚持“冲、稳、保”的原则。
第二步,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性质、地域以及对专业的兴趣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第三步,尽量填报服从专业调剂(院校专业组)。由于平行志愿的录取投档规则是进行一轮投档,如果考生所填报专业不能满足录取条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时,会被退档,只得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服从专业调剂可增加录取机会,但也要考虑,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是否可以接受。
第四步,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高校对于录取专业的具体要求都会在章程中明确。如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还是专业级差,另外对于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都会有具体要求。
第五步,查看自己的体检结论,结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避开受限专业,减少退档几率。
Q5新高考模式下,专业报考要注意什么?
答:新高考中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如果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可以从学校入手。如果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另外,有些专业培养与多个科目关联度都高,高校在可选科目中指定多个选考科目,要求为考生“均须选考”的情况也需要注意。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可以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由于高校的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因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也可能会调整变化,考生要以高校当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Q6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原因有哪些?
答:考生未被录取原因主要有:不够所报专业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所报专业相关科目分数低;外语语种受限;身体不合格等。
Q7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
答:应坚持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愿拉开档次;(3)冷门与热门学校专业相结合;(4)省内与省外院校相结合;(5)避开体检结果所限专业;(6)各批次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填满,尽量服从专业调剂;(7)认真研读院校招生章程。
Q8如何报考“三大专项计划”?
答:报考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根据各省招办要求填报志愿。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具体报名要求、录取办法、填报志愿方式考生可详细阅读各省招生考试单位下发的地方专项计划相关规定。
报考高校专项计划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并在4月25日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
Q9怎样了解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
答: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农村范围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申请相关专项计划的考生,可根据各省市招办发布的相关规定,查看具体实施区域。
Q10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考生第二年还能报专项计划吗?
答: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Q11优师计划的志愿如何填报?
答:报考优师计划的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优师计划列入各省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填报志愿及投档录取规则按各省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办法执行。
Q12色弱、色盲考生适宜选报哪些专业?
答: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规定限制报考的专业外,色弱、色盲者都可以报考,如哲学、法律、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秘、数学、历史、教育学、英语、新闻、汉语言等。具体选报专业可咨询有意报考的高校。
Q13、哪些院校及专业有身高方面的限制?
答:对身高有限制的院校或专业:一般是军事院校、公安院校、飞行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体育类专业等。具体要求请查看院校当年招生章程。
这些与高考填报志愿有关的概念,一起来了解——
1.pn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来源:综合自阳光高考网站、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微信号
编辑:王新茹
初审:李雪莉
二审:高嫚
终审:王志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小朋友们都好好选择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一起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这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凤台小鱼网
多了解没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凤台县青年企业家商会
新高考志愿看得我一头雾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54-8989788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抖音扫一扫

Copyright © 2008-2020 www.fengtai.tv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13005499号-3 )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皖B2-20210064  皖公网安备: 3404000200045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